近年來,在公司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指引下,我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積極響應上級領導的號召,齊心協力、奮力拼搏,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亮麗的人生,先進典型不斷涌現,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和表彰,其中彭香玲同志先后獲得了“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連續三次當選為滕州市黨代會代表;朱思敬同志先后被省里、市里評為“先進工作者”、“新長征突擊手”、“專業技術能手”、第三屆全市道德模范暨2015年度“最美滕州人”等榮譽稱號。歲末年初,他們又分別作為滕州市黨代表和棗莊市黨代表參加了滕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棗莊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他們是排頭兵、領頭雁,是我們身邊的榜樣,他們用實際行動感召著我們努力工作、勇往直前……
滕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
——公司熱線服務中心接線員彭香玲同志

“您好,歡迎撥打公交熱線,一號接線員現在為您服務……”在市公共汽車公司熱線服務中心,接線員彭香玲再一次拿起電話接聽群眾的訴求,并迅速把問題登記到記錄簿上。像這樣的電話,彭香玲平均每天要接聽百余個,周末、節假日等客運高峰時段每天要接聽近300個。
雖然每天的工作枯燥重復,但從彭香玲口中聽不到絲毫怨言,她的臉上始終帶著微笑。彭香玲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立足崗位做奉獻,只有熱心服務百姓,帶頭弘揚正氣,才能無愧黨員這一光榮的稱號。
彭香玲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熟悉彭香玲的人,一提起她的名字都會豎起大拇指。1991年參加工作的彭香玲,在市公共汽車公司一線一干就是26個年頭。由于她服務周到、充滿干勁,被乘客親切地稱為“滕州公交李素麗”。2008年,彭香玲轉崗從事熱線接線員的工作,在熱線服務中心干了9年。熱線服務中心原有一部熱線電話,因市民撥打電話數量激增,便將熱線增加到兩部,并命名為“香玲熱線”,而接線員只有彭香玲和另外一名同事,兩人一年365天從未休息。
工作中的彭香玲是嚴謹的、真誠的。她以謙和的態度感染乘客,用飽滿的熱情回應訴求,將“香玲熱線”打造成為了企業的服務品牌,為乘客與公司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這一做法與市公共汽車公司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近年來,市公共汽車公司秉承“團結奉獻、務實創新、優質高效、誠信求精”的企業精神,以“綠色公交”“科技公交”“和諧公交”為載體,深入開展“親情服務、文明公交;爭當標兵、向我看齊”系列活動,努力打造“一米見微笑、一語送真誠、一舉現規范、一心系乘客”公交服務品牌,讓公交車廂似家庭般溫馨,以優質服務贏得乘客認可。

在同事眼里,彭香玲是他們的老大姐;在公司領導眼中,彭香玲是服務乘客的楷模,為全體職工響應公司號召帶了好頭。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公司好人好事層出不窮,為乘客做好事9938起,拾物拾款價值433.8萬元,收到乘客錦旗72面、感謝信79封,來電表揚5415次……
正是彭香玲這種數年如一日的堅守,她收獲的是乘客的滿意和交口稱贊。她先后獲得了“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連續三次當選為滕州市黨代會代表。
棗莊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公司維修車間副主任朱思敬同志

“朱師傅,公司一輛20路公交車拋錨在路上了!”2016年6月14日晚9點30分左右,正在家里休息的朱思敬,接到公司打來的電話,問清地點后,馬上回到單位,帶上維修工具,便趕到現場忙活起來,當朱思敬再次回到家里時已經接近12點了,而這樣情形對朱思敬來說,早已經是家常便飯。

朱思敬高中畢業后,走上了公交車售票員的工作崗位。一年后,他又轉入維修車間苦學維修技術,而且一干就是30年。如今,朱思敬已經成為公司維修車間副主任,也是市公共汽車維修領域的佼佼者。經過他手把手傳授過維修技藝的駕駛員修學員超過了1000人。 、維

朱思敬是個“閑”不住的人,雖說早已調整到車間領導崗位,但他還是習慣每天一上班便換上工作服,然后到每輛需要維修的車輛前親自動手操作。雖然雙手都沾滿了油污,他卻絲毫不在意,他常常對徒弟們說,干維修就得不怕臟不怕繁瑣,安裝每一顆螺絲都要非常認真,必須靠手感一點點摸索,時間久了,便會對每輛車的脾氣都了如指掌。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徒弟們很快便成長起來,不少人在省、市級的比賽中獲了獎。

如今,隨著公交車輛的更新換代,朱思敬與時俱進,和年輕人一起孜孜不倦地學習新技術、新方法。車型換了一代又一代,技術升級一次又一次,他依然能夠全面了解和掌握,和年輕的維修人員比起來不落下風,駕駛員們在行車的過程遇到問題,總是習慣與他聯系。

30多年來,他也一直懷著一顆創新的心做好每一件事!盁o論你從事哪個工種,都要常懷創新之心,這樣才能盡情享受到工作帶來的快樂!敝焖季闯ι磉叺耐轮v起這句話。由于技術水平較高,朱思敬當之無愧地成為大伙心中的技術能手,先后被省里、市里評為“先進工作者”、“新長征突擊手”、“專業技術能手”、第三屆全市道德模范暨2015年度“最美滕州人”榮譽稱號。

朱思敬是滕州市公共汽車公司,維修車間副主任,從1984年進入公交公司到現在,他加入這個行業,已經整整三十三年了。每天凌晨五點三十分,朱思敬就開始忙活開了,鉆地溝、看機件、試行車。他要趕在公司第一趟車之前,對車輛進行“體檢”和補給。公交車的維修車間沒有墻和門,只有無米高的頂,一米多的地溝里,常常要彎腰低頭,呆上五六個小時,再加上汽油和機油味,混在一起,才十幾分鐘,就已經讓我們覺得刺鼻難忍了,寒冷刺骨了。而這些對于已經年過五旬的朱思敬來說,卻早已是“家常便飯”。
像往常一樣,今年的除夕,朱思敬依然戰斗在他的工作崗位上,晚上十一點五十分,在檢修完最后一班回到公司的公交車后,他簡單的收拾了一下陪伴自己多年的工具箱,放心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